Friday, May 29, 2015

新典现代舞蹈团 SIDES 2015 - Frontier Danceland

上国家美术馆(National Gallery)的课程,认识了PUB的工程师陈春宝。陈春宝和妻子刘美玉同为新典现代舞蹈团(Frontier Danceland)的创办人。

2015515日晚,在春宝的邀请下,观赏了由新典现代舞蹈团呈现的SIDES 2015”现代舞演出。


(SIDES 2015演出海报)

有人认为“现代舞”这个词汇并不恰当,因为上世纪中已经开创了现代艺术(modern art)这个名词。经过多年的演变,现代艺术已经进展至当代艺术(contemporary art)。当下的现代舞应为“后现代舞”,甚至就干脆点跟当代艺术直接挂钩,使用英文的contemporary dance,直译为“当代舞”。

当代艺术


认真地接触当代艺术还是四年前的事。当时参与2011年双年展的导览活动,见识了当代艺术的表达概念与随性的特质。在那个双年展,我对柬埔寨艺术家Sopheap Pich的“Compound”感触较深,但艺术家本身无法解释他的创作含义。

2013年底的双年展,马来西亚艺术家Sharon Chin为曾经流传新马悠久的 花浴 结合于实践艺术中,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秀,大地是舞台,路人是观众,没有舞台经验的公众是演员。Sharon Chin给大家唤回花浴的童年记忆。

同年在博物馆导览《变迁·万画》,认识了70年代的现代画,基本上就是以线条、形状、颜色来展现画家的精神世界。

2012年出席慈济在国大文化中心的《聆听爱的声音》,意大利当代艺术大师维多利奥爱玛迪欧(Vittorio Amadio)即兴作画,通过色彩与作画时的神采来表达当下的情感,算是大开眼界。

去年出席赵宏的当代艺术讲座,我曾经突发奇想,说要将2015个塑料水瓶涂上粉红与白色,高挂在2015年开幕的国家美术馆的圆穹下,竟然有艺术家鼓掌喝彩,说这是很了不起的作品。

我的奇想并没有成真,国家美术馆不可能采用我这个外行人的构思,我更觉得缺乏艺术衡量的标准,过分个性化,走向极端。

SIDES 2015


有了前车之鉴,抱着欣赏肢体艺术的心情走入Esplanade Theatre Studio,反而感受到舞蹈家的舒放与挥洒所带来的惊喜。他们以芭蕾舞的根基,赤脚踏着最实在的地板,将我带入较熟悉的书院派、印象派、社会写实手法以外的层次,见识了不同艺术的境界。

《玫瑰与犀牛(The rose and the rhino)》是我喜爱的舞蹈,这是六位舞蹈员的集体创作,配上粗犷的原始音乐,诙谐有趣。当时想起看过的一组在尼罗河畔生活的南苏丹Dinka族的画面。最原始的生活就是如此,与大地共处,心想唱歌就唱歌,心想跳舞就跳舞,那是一种不拘泥于形式,最自然的心情的流露


(练习。图片来源:You Tube)

南苏丹的Dinka族。图片来源:Dinka, a Wonderful Nilotic Ethnic Group from Sudan

演出后由舞蹈家Christina Chan(曾家爱)主持的对话会上,我问起既然这支舞叫《玫瑰与犀牛》,两者之间有何关系。实际上我并没有想过要得到什么答案,因为各花入各眼,各有各的领悟,只要某一瞬间在我们的心头有些触动就够了。

Wayne Ong倒是很认真地分享了他的构思,通过玫瑰将犀牛引出来,作为一个原始部落的祭神庆典。

Adrain Skjoldborg则表示,两者之间什么关系都没有,只是为了跳舞而将玫瑰与犀牛凑合在一起。

这就是当代艺术所表达的概念,就好像我们各有各的想法,各有各的需求,但并不影响我们共处。或许舞蹈家有心通过他们的肢体来表达想说的话,或许只是纯粹的感官表现,其实都不重要。人生境界真善美,艺术表现的是美,能够从演绎中感受到美的宁静与快乐,才是最重要的。

想起上世纪70年代,现代艺术试探本地的艺术圈子时,我和当时的“文艺青年”一样,颇迷恋社会写实的表现手法。当时的文团演出离不开反映劳动人民生活,整齐划一的集体舞,胶林、黄梨园、渔家等都是盛行的素材。报幕员口操字正腔圆的华语,细心地介绍舞蹈的内容,请观众观赏。

香港银星艺术团、中国东方歌舞团、朝鲜平壤艺术团等来新加坡演出,剧目同样离不开民生。朝鲜是个神秘的国家,平壤艺术团轻松活泼的“苹果丰收”自然叫人耳目一新,赞叹不已。一般上这类表演背后都有鲜明的政治目的。

如果现在表演的舞蹈是“胶林我的母亲”,“伞儿不简单”等,还能吸引观众入场吗?

现代舞的起源


在维基搜索了现代舞的来源:20世纪初,芭蕾舞当道的时期,美国舞蹈家伊莎多拉·邓肯(Isadora Duncan1878-1927)觉得当时的芭蕾舞只流于卖弄技巧,缺少了感情的舒放。她厌弃这种陈腐的表演形式,认为舞蹈应该是随意的活动表现,表达出人类最深奥的思想与感情。

她不顾众人的反对,抛弃了芭蕾舞亮丽的舞服及舞鞋,改穿古希腊宽松的衣服与赤着双脚,在舞台上跳起“现代舞”,传达新的舞蹈概念:“舞蹈节奏的形成是由引力定律,吸力与斥力、抗力与应力来支配。” 这个概念影响了芭蕾舞与现代舞日后的发展。

陈春宝、刘美玉创办的新典现代舞蹈团于1991年成立,2011年转型为专业舞蹈团,目前有6名专业舞蹈员。作为一家非盈利的文化组织,日常运作的经费和舞蹈员的薪金主要靠艺术理事会资助。春宝表示舞蹈员对艺术的热爱是维持舞蹈团的动力,否则微薄的入息是难以持续的。

春宝曾经接受过专业芭蕾舞训练,是新加坡国家舞蹈团(National Dance Company)的首席舞蹈家,后来有感于国家机构在行政上的繁琐,决定与妻子另起炉灶。

刘美玉对现代舞的观点(联合早报,2015418日):现代舞是可以轻松谐趣的,也值得悠闲玩味的。观众对现代舞的心态必须更开放,才能更有感受,从中各取所需、各自解读。毕竟,现代舞重在感受,不在理解。

相关链接

Friday, May 22, 2015

歌德学院 Goethe-Institut Singapore

2015510日,在文物局的安排下,参观了歌德学院。

水车街(Kreta Ayer Road)、广东民路(Cantonment Road)、尼路(Neil Road)与新桥路(New Bridge Road)之间的地段跟紧紧相连的牛车水一样,被URA规划为历史保留区,使我们有缘见证装饰风艺术(Art Deco)的建筑原貌。

(歌德学院与周遭地段都规划为保留区)

20143月,已经在新加坡扎根36年的歌德学院搬迁至136-138 Neil Road的四层楼建筑,继续推广德国语言学习与文化交流。实际上,歌德学院地处Neil RoadBukit Pasoh Road的交界处。从Bukit Pasoh原文可以了解到这里曾经是个山区(Bukit),可能山区提供红泥,所以也是个制作花盆(pasu)的地方。“巴梳尾”是华人给它的俗名。

(歌德学院地处尼路和巴梳尾的交界)

Bukit Pasoh跟当年的尼路、大门楼Club Street)等一样,属于会馆一条街,如今还可看到颜氏公会、怡和轩、晋江会馆、东安粤剧部、湘灵音乐社、永定会馆、商侨俱乐部等。日治时期,晋江会馆被日军占用为慰安所,据老人家的回忆,那些慰安妇多数是韩国人。

草根书局易手后,从小坡搬到巴梳尾立足,使到这里的文化气息愈显浓厚。以前Bukit Pasoh还有住家,经过URA重新规划后,如今都成了办公楼和餐馆进驻之地。

我倒觉得邻近的恭锡街和德霖街变化更大。这两条街道曾经是流莺之地,战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大红灯笼高高挂,如今转型为餐饮业,只剩下恭锡街8号亮着红灯,告诉大家过去的故事。

有人觉得这样一条现代的餐馆街跟伦敦、纽约等已经没有分别,失去了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。

过去的人事如浮光掠影,只有建筑会说话,一席地标为历史保留永恒。

(歌德学院顶层露台看风景)

翻新的考量


歌德学院并不是这栋永久地契的建筑物的业主,业主是一名意大利的大富豪。据建筑师Mr Loh的说法,这名意大利人在圣淘沙的公寓大捞了一笔,转攻商业地段。他并不热衷于可使用的建筑面积,反而对保留原貌、保留格局等深感兴趣,完工后可使用面积反而少了。

(从1930年至今,136 Neil Road的外观并没有特别的变化)

歌德学院这栋建筑物1930年已经存在,前身是一家酒店管理学校(TCC International Hotel School)。跟一般保留区的屋子一样,歌德学院翻新时必须根据URA的条例,外观上保持屋子原来的面貌与红砖结构。建筑师刻意显露出一部分没有洋灰面的红墙,作为原建筑的证明。

(刻意显露的原红砖建筑)

此外,由于德国政府租下这个地方,并且要求安全考量必须根据德国的条例,装修时必须兼顾新德两个国家的建筑要求。这是事前意想不到,但绝对值得的文化交融:

第一:德国的建筑必须有两个出口,作为逃生之用,原建筑却只有一个前门,必须在屋子后面新添一个螺旋梯。螺旋梯看起来古色古香,跟原建筑融合得体。

(新添的螺旋梯。跟本地过去的建筑相比,梯级宽得多了)

第二:德国的楼梯规格较宽,原来的楼梯只有约0.7米,必须加宽至1.2米,方便行动与搬运。

第三:德国法令规定每个员工的工作场地都有“最小面积”。此外,德国政府也为员工作了体恤的考量,让每个员工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窗口,一来可以采光,二来可以观赏户外的风景,随时调剂身心。

(每个员工都拥有自己的窗户和天空)

(德国人的中国结)

地下室


叫人意外的是外表四层楼的旧建筑竟然有个地下室,入口处跟主体建筑分开,从Bukit Pasoh进入。1920年代,原建筑师根据Bukit Pasoh的地形,充分利用山麓斜角的空间,建设一间面积较小的地下室。这类地下室在欧洲、伦敦是挺常见的,本地倒不普遍。

(地下室)

由于有地下室,引起我对原来的建筑物是否有个水井的好奇。上世纪80年代,斜对面尼路鹤山会馆那整列店屋都有个水井,相隔不远的尼路峇峇博物馆内也有个水井,水源来自达斯顿山(Duxton Hill)。建筑师表示歌德学院装修前并没有水井的迹象。


在歌德学院参观,最感染人的地方是德国尊重人权,尊重私人空间的做法,或许那是许多本地员工所无法想象的。

(顶楼露台一角:全部员工都可以自由使用)

相关链接



Friday, May 15, 2015

吃了一辈子的面包 Bread and Nanyang Breakfast

原文刊登于《联合早报·缤纷》2015年4月3日

从小就吃海南人面包长大,两片面包是每天早上出门前的例常作业。小时候较常见,适合一家大小食用的面包有长形的白面包,状如枕头,称为“枕头包”;有比枕头包小一些,呈立体方形但圆头的白面包,面包皮油滑光亮,称为“花包”。

(适合一家食用的枕头包)

曾几何时,新加坡的传统面包店所剩无几,市面上出售的多是Sunshine, Gardenia, Bonjour, NTUC, Top one等自动化生产的品牌,每天都有新鲜面包上架。商家设下的保鲜期为五天,到了第六天就算过期,丢进垃圾桶。我们这些啃面包长大的过来人多数凭经验,依据面包的色泽、软硬度、入口的感觉等来判断,不那么轻易丢弃食物。

(现在市面上常见的自动化生产面包)

传统的配搭方式


小时候在家吃面包,涂的是道地南洋风味的咖椰。当时市面上还流行白兰他面包油,甚至高档的澳洲牛油等。

没有雪柜的岁月,咖椰牛油容易变质,花生酱逐渐成为替代的选择。那时最火红的是光裕盛出产,玻璃罐装的鸡标花生酱。光裕盛凭着鸡标花生油打入新马百姓家,是个家喻户晓的好品牌。

(新新咖椰是老字号,上世纪90年代易名为frezfruta)

(当年的SCS澳洲牛油属于名牌,咖啡店切开一片一片地售卖给食客)

打开花生酱的盖子,最先触目的是浮在表层,几乎整寸厚的肥油。食用前必须将整罐花生酱搅匀,否则刚开始时满嘴都是香滑的油脂,吃多几天后,底下的花生酱没占到肥油,都是硬邦邦的。

也许在那个年代,我们不是走路爬楼梯,就是跑步追巴士,运动量都很充足,对这些肥油有免疫力,怎么都吃不胖。

到了坐着的时间长,容易发福的当下,曾经风行一时的鸡标花生酱,已经被打着无胆固醇健康标语的PlantersSkippy等美国商标所取代了。

当年也很流行在咖啡店吃面包。在炭炉上,如BBQ般烘热过的面包略带炭焦味,头手用牛奶罐盖将面包表层的黑炭刮掉,配上咖椰、牛油、生熟蛋和店家自制的咖啡,就是一顿营养丰盛的“传统南洋早餐”了。

咖椰、牛油的搭配有个美丽的俗名,叫做鸳鸯。

至于厚厚的瓷咖啡杯和碟子,多数使用大马国花大红花图案,一来可以保温,二来反映了新马之间血浓于水的情谊。

(大马国花大红花图案的咖啡杯,反映了新马人民的情谊)

洋为中用


吃面包喝咖啡这类新马华人的传统早餐并不传统,而是来自洋人家庭。早期的海南移民“跑洋船”,在船上当海员兼侍应生,有些则在洋人和峇峇家庭当厨师。他们将西式的饮食料理中化,通过海南咖啡店,普及到各个华人的角落。

已经退休的陆军军官曾祥云的父亲走过一段典型的海南人岁月。祥云追述他跟父亲生活的日子:“父亲来自海南,年轻时是一名海员,在船上时日久了,逐渐掌握洋人的厨艺。后来回到陆地上工作时,跟一群单身汉,在海南二街租下一间公司房,同屋共住。父亲常带我回到这个地方,讲述过番的故事。”

“公司房”指的是在同一个阁楼合租一个住宿的房间。“公司房”还有其他名称,如散仔房、估俚房、自梳女的姑婆房等。

经营咖啡店和鸡饭摊是新加坡海南人独特的传统行业。早年的小坡美芝路(Beach Road)及海南街、海南一街、二街、三街(Hylam Street, Middle Road, Purvis Street, Seah Street)是海南人的集居地,有不少琼籍人士在这里经营咖啡店,“传统南洋早餐”是其中一道美食。

(海南二街是海南人的集居地之一)

二战后咖啡店业起了变化,有些琼籍人士觉得新加坡不是久留之地,把生意结束后返回中国,咖啡店才逐渐由福州人接手。

祥云继续追忆:“上世纪70年代,本地还有零星的咖啡种植园,为咖啡店提供咖啡。父亲去世后,我们住在格兰芝坟场附近,坟场后面就有一个咖啡园。”

祥云的父亲并没有像同乡那样开咖啡店卖传统早餐,而是发挥他的厨艺,在英国人家里当厨师。祥云还记得座落在植物园旁别出一格的黑白式洋房,他在那里度过童年好时光。他们住在主人家的偏房,面积可以比美小型的三房式组屋。在上世纪,一般富裕的洋人家庭都会为佣人全家提供住宿。

(祥云表示还清楚记得植物园旁的黑白式洋房,他们一家人所住的工人房可以比美今天的三房式组屋。图片来源:曾祥云)

传统与现代


在新加坡,传统面包面对许多新元素的竞争,颠覆了面包企业的“面包物语”(BreadTalk)是一个例子。

传统面包店定位于家庭消费,产品不多,价格相对低廉,店面布置也以简单实惠为考量。面包物语则以年轻人为目标,产品时尚多元化,走中高档路线。

面包物语的店面设计采用传统面包店不使用的玻璃、不锈钢和白色大理石等色调,并将闲人免进的厨房打开,顾客可以看到面包的制作过程。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,BreadTalk就是面包会说话,在零距离下传达娱乐与知识兼容的讯息。

(现代面包店如面包物语走的是多元化中高档路线)

喜欢吃颠覆传统的BreadTalk面包吗?对于面包物语崭新的商业概念,我是非常折服的。但是吃了一辈子的面包,还是缅怀价格廉宜的传统面包的口感多一些。有机会的话,甚至不忘品尝传统砖窑烘焙的面包。

每回过长堤到新山,都不忘走一小段路到陈旭年街,光顾老街上的协裕面包店。协裕的特色是以传统砖窑烘焙馅料面包和香蕉糕。

协裕的砖窑用红砖砌成,已经运作了整百年。在马来西亚,这类砖窑已很少见,多数行家都与时并进,采用简洁方便的电烤箱。在新加坡,上世纪80年代,新世界附近的赛阿威路(Syed Alwi Road)还可看到砖窑烤面包,现在已经完全绝迹了。

(这类烤面包的砖窑在新加坡已经绝迹了)

砖窑不像电烤箱那样自动化调控,而是必须掌控木柴的质地、数量、湿度与温度等,凭的是老经验。此外,还必须处理炽热的炭灰,是一份辛苦的蓝领作业。

当我趁着假日,跟义工朋友到陈旭年街怀旧的时候,曾经为了买香蕉糕而排队等候了三轮,面包则老早就被抢购一空了。砖窑烘烤出来的面包糕点,有别具一格的滋味。为传统守候是绝对物有所值的。

更叫人欣慰的,是在现代化的新加坡,还可以吃到一份“传统南洋早餐”。

相关链接

Friday, May 08, 2015

再谈《五一三》

1954513日掀起的学生运动《五一三》的主题是反国民服役,背后牵涉到的是殖民地政府对待华校以及华校生出路的情绪。那个时候英国已经管理新加坡135年,但是无法捉摸占新加坡总人口约四分之三的华人的思想文化。

在那个全世界反殖浪潮兴起,争取独立的年代,英国在不是国家的“新加坡市”施行国民服役,引起华校生的反弹。人民行动党在同年年底成立,走入华校生的理想世界,奠定日后执政的基础


(1954年的五一三制造华校生和英校生合作的机会,同年年底人民行动党成立)

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义务中文导览员黄国全回忆当年,还是个华中低年级的学弟,参与了五一三的后续活动,跟着老大哥一起抗议殖民地政府不合理的行动。61日晚,数名学生突破警方封锁线,潜入华侨中学,并在隔天清晨打开后门,近千名带着粮食衣物的学生悄悄进入校园,并反锁校门,持续了二十二天的集体生活。

国全说在校园内的日子并不松散,学生成立了生活委员会,并组织纠察队、学习组、康乐组等,上午由高年级学长当起老师,教导各门学科,中午进行体育训练,晚上从事文娱活动。接待组每天招待前来慰问的社会人士,并汇报学生的生活状况。当时的学生运动获得新马华人社会的全力支持,家长给学生送来物资,农民把猪杀了,给学生加料,但政府对学生的请愿依旧没有回应。

615日学生改以绝食抗议,三天后政府通过华侨中学校董李光前转告学生,政府同意高三的学生可获得缓役,有机会参加会考的其他学生也同样可获得缓役,但学生必须在624日傍晚6时之前从校园解散,要不然政府将关闭学校。

五一三事件持续了一个半月,暂告一段落。殖民地政府宣布延后推行国民服役,结果不了了之。

五一三事件对新加坡日后的政治形态,影响至关深远。它是华校学生运动迅速形成的一股反殖民运动的力量,打响了反殖的第一炮,对新加坡这个国家,祖国的概念和华校生群体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和政治意义。

团结就是力量


在不同的时代,歌曲往往丰富了时代的内涵。国全在口述历史中,演唱了当年的创作歌曲。国家档案局的网站可以收听到其中两首歌曲。

五一三打响的反殖后续如1955年的工潮1956年的中学联等,投入斗争的队伍都会通过激荡人心的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鼓舞大家勇往直前。

我在上世纪70年代参与新加坡工艺学院学生会主办的迎新活动,学生会领导大家唱这首歌。那个时候正好碰上学生会和中文协会的一些执委在内安法(ISA)下被逮捕被拘留,看老大哥老大姐唱《团结就是力量》一脸庄严的神色,可以感染到他们心灵的创伤,以及化悲愤为力量的勇气。

《团结就是力量》只有短短四句重复的歌词,简单易唱:
团结团结就是力量,团结团结就是力量,
团结团结就是力量,团结就是力量。
Bersatu lah kawan, Bersatu lah kawan, 
Bersatu lah kita kawan, Bersatu itu kekuatan.

中国也有一首《团结就是力量》的抗战歌曲,不过较长较难唱。上世纪50年代的华校生将歌词中第六句的“向着法西斯蒂开火”修改成“朝着伟大理想前进”,最后一句的“新中国”以“马来亚”取代,成为很地道的《团结就是力量》“马来亚版”。在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的《新加坡700年》展览,可以听到这首改版的歌曲:
团结就是力量
团结就是力量
这力量是铁
这力量是钢
比铁还硬比钢还强
朝着伟大理想前进
让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死亡
向着太阳向着自由
向着马来亚发出万丈光芒


当年一些左倾的华社人士被遣返回新中国,有一群知青视中国为祖国,决定放弃新马,登上“回国”的轮船,投入祖国的怀抱。当时还有一群满怀激情,投入马共阵营的年轻人,将青春奉献给反殖的斗争中。即使接受马来亚化的华校生,新中国的生命力依旧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楷模。


(将青春奉献给祖国。他们心目中的祖国是中国。c.1950s。图片来源:新加坡广播局)

根据新华网的资讯,1943年夏天,在晋察冀边区工作的卢肃和牧虹,编写了一部反映减租减息斗争的小歌剧,《团结就是力量》是此歌剧的幕终曲。

后来这首歌在北平、重庆等地流传开来。学生们在游行示威时,挽起臂膀,高唱这首歌,勇往直前。新中国成立后,这首歌继续激励人们团结奋战。

相关链接

Friday, May 01, 2015

潮州铁枝木偶戏班 Puppet show

本地曾经拥有多台的潮州铁枝木偶戏班与兴化提线木偶戏班,其中成立了近百年的新赛宝丰班是较活跃的潮州木偶戏班。1970 年代是潮州木偶戏班最风光的年代,新赛宝丰班单靠木偶戏的演出就可以养妻活儿,到了1980年代后却迅速走下坡,从一个月演出十多天到一整年演出不到十场,繁盛景象只堪回首。

(消失的木偶戏台)

本地的木偶戏班所面对的困境是:木偶不会老,能讲方言的上一代却逐渐老了,使到木偶戏走入式微。目前本地新创建的木偶剧团“猴纸剧坊”进入第七个年头,创业者何家伟(Benjamin Ho)是广东人,却传承了潮州铁枝木偶的技艺,希望通过结合木偶、传统戏曲、现代戏剧和音乐剧等不同元素,让新旧艺术互相碰撞,擦出新火花。

过去的木偶戏台背后蕴藏着先民从中国南来讨生活的大无畏的勇气,走出来就有路,登上一叶孤舟,将生命中的未知数托付给将来。戏台记载了新加坡从乡村走入城市化的道路,从田园风光到繁华都市是一个单向的现代化的进程。戏台也承载了过去的娱乐与生活,是许多人一生中的共同记忆。

来自槟城的吴慧玲


2015年4月25日,跟来自槟城的吴慧玲(Ling Goh)在国家博物馆面对面,了解到除了继承母亲的木偶衣钵,她曾经组织过潮剧班。

(跟来自槟城的吴慧玲面对面。当地的铁枝木偶的铁枝衔接到手腕上,所需的腕力较大。)

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,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剧。吴慧玲的外曾祖父母从潮州过番到槟城时,把一个潮剧团带了过去,使得她从小就与潮剧结缘。

慧玲的母亲年轻时跟着先辈走遍新马,对本地的皇家山脚、水廊头、柴船头等地十分熟悉,1989年才创立自己的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。吴慧玲从小就接触木偶戏,7岁便随着家人到处演出,耳濡目染之下,爱上了一脉相承的潮剧。少年时期全心投入,把潮剧与木偶戏结合为一份事业。

金玉楼春潮剧团


2008年,慧玲成立了与木偶剧团同名的金玉楼春潮剧团。

演木偶戏,艺人躲在幕后,只有木偶在台前,演大戏艺人则以演员的身份登上真正的舞台。

为了传承与推广潮剧,慧玲前往汕头参加了两届国际潮剧节,让外国的朋友知道马来西亚还有人为潮剧默默努力。除了参加潮剧节,她也去拜师学习,欣赏当地的木偶戏。对于她来说,汕头是潮剧的发源地,也是一个让她倍感亲切的地方。

维持剧班比木偶戏困难多了,除了演员之外,还有特别制作的舞台服装、布置、布景和乐队,当时团员包括来自中国、泰国、马来西亚等地的潮剧演员共36位,成本高昂。

一般上这些剧团都靠酬神戏来维持,剧团收费高,庙宇退而求其次,聘请木偶戏班来取代,打击了传统戏班的生计。在旺日少过淡日下,剧团年年亏损。2013年,慧玲演了最后两场“封箱戏”,正式将一手成立的剧团结束了。

演完封箱戏后,慧玲飞往英国探望大姐。她穿着女伶的服饰,画上精致的妆容,在繁忙的伦敦街头开始表演了。伦敦是个文化之都,这段街头表演的反应热烈,让大家明白潮剧不需要华丽的舞台,在街头也可以上演。

艺术就跟许多消失的行业、拆除的老建筑一样,存在的时候没什么人关注,结束时很多人都觉得惋惜。

(吴慧玲:伦敦街头艺人)

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


目前在槟城有6个木偶戏团,慧玲的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一年演出百多场酬神戏。金玉楼春潮州木偶剧团目前已传承第四代,慧玲的舅舅、她一家四个兄弟姐妹(除了已嫁到英国的大姐)、父母、嫂嫂、侄女都在剧团里唱潮剧。最老的团员是慧玲70多岁的父亲,最年轻是她13岁的侄女。外婆在剧团里帮忙打鼓、说唱到88岁,直至前年往生。

除了神灵之外,是否有其他观众?慧玲表示马来西亚跟新加坡类似,年轻人慢慢放弃方言,听不懂潮州戏。在求变的过程中,使用字幕来吸引观众,现在甚至尝试改用华语来演唱,倒是吸引了一些年轻人。

慧玲最叫我感动的一席话:“母亲曾经吩咐过,只要努力去做好分内事,就不怕没有观众,无法传承。总会有后进之辈受到感召,挺身而出,继承先辈留下来的文化资产。”

对大马华人传承的热忱,只有两个字来形容:钦佩!

铁枝木偶的技艺


铁枝木偶用三根铁枝操作,左手拇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和尾指支撑着整个木偶的重量,食指则用来摆动衔接到木偶左手腕的左臂,右手则用来舞动衔接到木偶右手腕的右臂,就这样边玩手艺边唱,上演一场三个小时的剧目。

猴纸剧坊则进一步改良,将铁枝衔接到手肘,铁枝比较短,运作起来轻便多了。

(猴纸剧坊改良过的铁枝木偶,铁枝衔接到手肘,比较短,也比较轻便。)

铁枝木偶戏台只能容纳三个艺人。右边的是最资深的“台柱”,左边的是副手,中间的则是资历最浅的艺人。艺人所唱的未必是自己把玩的人物,乍听之下似乎不可思议,但对艺人来说,一心多用则已习以为常。

对戏台艺人的称呼也可以反映出艺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,以前的艺人被称为戏子,身处社会的底层,被人们瞧不起。

现在的木偶戏被视为文化艺术,祖先传下来的珍贵资产,并尊称艺人为艺术家。

虽然艺术家的工作还是戏子,但身份却大大提升了,真是此一时彼一时。正因为他们成为艺术家,才吸引到一些年轻人入门,传承祖先的技艺。

相关链接
曾经拥抱山的那一端
阿公的布袋木偶戏台 (1 of 2)
阿公的布袋木偶戏台 (2 of 2)